德清县举行2016上半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级管理员培训

发布时间:2016-03-17浏览次数:2157

2016年3月16日下午,德清县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级管理员/坊主培训会在德清实验学校举行。按照浙江省教育厅规划,2016年上半年我县安排小学段、初中段、高中段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小学科的老师先行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中小学段由浙江师范大学组织实施。

出席本次培训会的县教师进修学校潘伟荣书记、袁育英主任,培训承担机构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革建教授,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项目负责人许鲲以及全县各小学校级管理员,工作坊坊主,教研员共计30余人。

会议首先由潘书记对2015年下半年我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行总结与回顾,全县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学科通过率达到了100%,顺利完成了工程要求的各项任务。并针对2016年上半年学科众多、学员分布较分散等困难,对本轮培训提出了三点要求与建议:1、各学校及各工作坊的坊主一定要切实做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动员及培训工作;2、明确传达提升工程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任务及相关要求,不要让任何一名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掉队;3、希望培训机构详细讲解演示培训平台及工作坊的使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切实做好线上线下的支持服务工作。

德清县教师进修学校潘伟荣书记开篇讲话

之后浙江师范大学丁革建教授从浙师大与提升工程,2016年上半年的实施方案解读,校级管理员/坊主的分工与责任三个方面做了专题培训。浙师大网院与其他培训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拥有丰富的本地的优质师资,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又是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委员会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2015年上半年唯一试点单位,这也是德清县选择与浙师大网院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2016年工程实施的挑战与困难,结合上一年度工程实施的经验,2016年上半年浙江师范大学对工程实施规划作了进一步优化,主要的改进如下:

1. 校本研修的成果建议充分利用浙江省教育资源云平台中每个教师都拥有的个人空间功能;

2. 信息技术的校本研修工作没有必要独立开展,建议充分利用学校,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的研修工作,适当融入信息技术的元素;

3. 充分结合区县已有的竞赛平台,例如:一师一优课,名师个人空间评选等活动。一方面建议省里增加信息技术竞赛的机会,一方面与区县共同搭建优秀教师展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竞赛平台。

最后丁教授对在座的校级管理员、工作坊坊主、教研员的职责与工作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工作推进的思路和技巧进行了指导。

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革建教授讲解实施方案